技术上有何难点?月抛型软件的未来
前有脸萌、后有Zepeto,此类软件特点是在技术、玩法或功能上至少有一项上前无古人,并凭借这个优势突然间风靡大街小巷,成为霸屏的爆款。另一方面,此类软件生命周期往往很短,留存率是它们的难题,商业空间更是缺乏想象力,沉寂和火爆一样快。
早有从业者给FaceApp们下了定义:月抛型软件。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资机构合伙人称,FaceApp不是该机构的投资对象,目前而言看不到这款软件的商业前景。
FaceApp能否打破“月抛”魔咒,找到更多商业场景?在美图影像实验室MTLab负责人看来,变老技术背后的生成网络技术是有广阔的商业场景,它不仅可以用来变老,也可以用于图像和视频的修复、编辑、增强等。甚至未来可以应用于动画电影制作、电影特效场景制作等等领域,有比较大的商业应用空间。
“技术本身要有适合的应用场景才能体现出价值。之前有的App火过一阵就沉寂了,主要还是因为其应用场景不是消费者的刚需,所以说技术的精进和应用场景的探索都是AI技术落地所必须考虑的点。”该负责人称。
在腾讯优图实验室相关技术人员看来,单个技术本身可以做成一个爆款,但长期来看,要做成流量平台或者工具平台,靠爆款技术吸引用户才是比较靠谱的。
流量向巨头汇聚,初生公司即便有创新技术和应用场景也很难留住客户。当用户热情退却,月抛型软件的未来在哪儿?一个很好的例子是,中国大量面部识别、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切入B端。
是以能看到,除了开启手机P图时代的美图,面向C端用户的变脸、捏脸的软件多数由已经凝聚流量的公司开发,如腾讯、抖音等;初创公司则倾向于to B,向企业提供服务。
“toB应用更侧重于结合技术和销售,而toC应用更侧重于结合技术和产品。相对而言,做成一款toC产品的不确定性更强,因此一般的创业公司往往会选择从toB业务切入市场。”前述美图影像实验室MTLab相关负责人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