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兜售低价手机卡套餐靠谱吗?建议消费者看清套餐规则、归属地 避免被物联网卡忽悠套路一“低价”活动字样吸引用户实际套路多套路二 电话卡归属地有可能会不支持本地使用套路三物联网卡违规售卖给个人后期难维权
北青报记者还发现,一些打着“0月租、网速快、资费低”的流量卡,实际上是物联网卡,而物联网卡是禁止被使用在手机中的。
一位销售“纯流量卡”的卖家称,自己的卡不能打电话不能发短信,只能用来上网,不限软件不限速。不过这种卡也要预存费用,比如存19元得100G、存29元得250G。仅卡也需要购卡费,“卡费9.8元,运费10元,一共19.8元”。
当被问及该卡是否是物联网卡时,对方表示是的,不过对于是否会被封号,对方则只说“有专业售后给你处理”。
记者了解到,物联网卡是运营商们专门针对物联网设备推出的流量卡,可以应用在工业、农业、物流、医疗等领域。根据工信部和三大运营商的规定,物联网卡不得针对个人售卖,而是由企业直接批量采购的,每张物联网卡对应一个设备。但有些人为了利益,会将物联网卡套出来单独售卖,形成了一条灰色产业链。
但是,个人购买使用物联网卡,有一些弊端。比如,在灰色产业中,物联网卡的归属权本就不在个人名下,因此,不论是购买、充值、使用,都不受监管。如果遇到代理商拿钱跑路、用户充值不到账、说好的流量无法兑现、被停卡等情况,都难以维权。此外,还随时面临非法使用被封号等情况。
此前工信部就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移动通信转售企业发出通知,要求移动通信转售企业进一步做好物联网行业卡安全管理,加强行业卡技术监测能力,对超出合同约定使用范围的,一经发现要依照合同约定立即关停;严禁网络渠道销售行业卡,对违规售卡行为应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此外,工信部也明令禁止物联网卡在电商平台进行销售。 (记者 温婧)
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