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网络零售愈发成为增加新型就业、稳定就业的重要力量。
8月24日,淘宝发布《淘宝商家信心报告》。报告显示,96%的受访商家有信心不裁员,还有25%将在今年增加招聘岗位。淘宝商家对未来保持乐观心态,过半商家计划持续加大店铺投入。
此前,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发布的报告测算, 2019年阿里巴巴经济生态共蕴含就业机会6901万个;其中,淘宝等电商平台共带动就业机会4976万个,相比较前一年增长894万个。
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商平台在“稳就业”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也得到了多方的认可。国家统计局发言人付凌晖就表示,“直播带货、网络零售等增加了新型就业,对稳定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游子回乡,“淘宝村”守护返乡就业的生活信心
8月20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2财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核心经营指标全面超预期,提振了全球对于中国经济的信心。这也是返乡工人的信心,田间地头农民的信心,大山深处脱贫村的信心。
贵州是传统劳务输出大省,但遵义市正安县却有大量务工者返乡就业。这一变化的起因是这儿出现了一个专做吉他的“淘宝村”,一年卖出800万把吉他,吉他产业带动就业的同时,也拉动了当地餐饮、娱乐等服务产业。
原先走出大山的人,正在因为吉他淘宝村回乡。唐玉江回到家乡成为吉他装箱工人之前,曾辗转各地打工,为给患病儿子赚医疗费。他说“现在这个工作太好了,风吹不到、雨淋不到,还能在老家照顾孩子,也很受大家尊重。”
像唐玉江一样依靠淘宝工厂脱贫的人还有很多,孩子多年留守的打工妇女终于可以回家,一个人的收入就可以养全家。去年成为贵州第二个淘宝村后,正安县又在今年初脱贫。
英雄不问出处,淘宝托举平凡人的创业信心
报告还显示,有40%的淘宝创业者来自乡镇地区,超过8成淘宝商家没有上过本科。从济南一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吕玉平就是其中的一员。
去年回老家山东滨州探亲时,吕玉平发现当地农产品卖不出去而烂在地里。吕玉平觉得自己得为乡亲们做点事儿。她顶着家人的压力,辞职回滨州开了家卖农货的淘宝店,还做起了淘宝主播。
“我们店里有一半的农产品都是在淘宝直播间卖出的,顾客们通过直播可以直接看到农货是什么样的,新鲜不新鲜。”现在,吕玉平每天都奔波在田间地头。
在淘宝上,近7成的商家以经营淘宝店为全部收入来源,支撑起了整个家庭的生计。而吕玉平的淘宝店撑起的不只是她一家人的生活,还有附近村子里盼着通过淘宝过上好生活的农民们。
开店不到10个月,吕玉平的店里生意越来越好,组建了一个七八个人的团队来支持店铺的日常运营,每个月都能帮当地的农民解决几万块钱的农产品销量。像吕玉平这样,通过淘宝创业为他人提供就业岗位的商家超过了三分之一。还有三成以上商家因为产品的季节性因素,会在旺季招聘兼职员工,为更多人提供灵活就业的机会。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四川阿么鞋业。淘宝主播赵映财站在补光灯支架前推销着一款女鞋。而半年前,他只是公司一名库房搬运工,受疫情影响面临无活可干的困境。和他一样的还有其他十多位新晋主播,因为直播的兴起,一举抓住风口,避免了失业风险。
机会平等, 淘宝守护弱势群体的就业尊严
淘宝主播背后也是轰鸣的工厂。淘宝创业门槛低、机会多,成为普通人创业首选的同时,也是残障人士、低保户、家庭主妇等就业相对弱势群体,再就业和重拾信心的核心途径。报告数据,超50%的淘宝商家属于这类群体,他们在家通过淘宝就有了一份自己的事业,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
赵梅是淘宝上的一位创业者,也是阿里巴巴魔豆妈妈公益项目中的一员。年幼时的意外让她不幸成为了“三级残疾”,但身残志坚的她在家乡创业,通过淘宝把自主生产的拖把和扫把销往全国各地。现在,她的公司年销售额220余万元,还带动了35位残疾朋友就业,带动了38户扶贫户脱贫。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莫荣表示,依托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的“新就业形态”,阿里等数字平台成为实现稳就业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