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 run
-a
如果在执行run命令时没有指定-a,那么docker默认会挂载所有标准数据流,包括输入输出和错误。你可以特别指定挂载哪个标准流。
--add-host
添加host-ip到容器的hosts文件
--blkio-weight
相对于CPU和内存的配额控制,docker对磁盘IO的控制相对不成熟,大多数都必须在有宿主机设备的情况下使用。主要包括以下参数:
- device-read-bps:限制此设备上的读速度(bytes per second),单位可以是kb、mb或者gb.
- -device-read-iops:通过每秒读IO次数来限制指定设备的读速度。
- –device-write-bps :限制此设备上的写速度(bytes per second),单位可以是kb、mb或者gb。
- –device-write-iops:通过每秒写IO次数来限制指定设备的写速度。
- –blkio-weight:容器默认磁盘IO的加权值,有效值范围为10-100。
- –blkio-weight-device: 针对特定设备的IO加权控制。其格式为DEVICE_NAME:WEIGHT
存储配额控制的相关参数,可以参考Red Hat文档中blkio这一章,了解它们的详细作用。
磁盘IO配额控制示例
blkio-weight
要使–blkio-weight生效,需要保证IO的调度算法为CFQ。可以使用下面的方式查看:
使用下面的命令创建两个–blkio-weight值不同的容器:
在容器中同时执行下面的dd命令,进行测试:
device-write-bps
使用下面的命令创建容器,并执行命令验证写速度的限制。
容器空间大小限制
在docker使用devicemapper作为存储驱动时,默认每个容器和镜像的最大大小为10G。如果需要调整,可以在daemon启动参数中,使用dm.basesize来指定,但需要注意的是,修改这个值,不仅仅需要重启docker daemon服务,还会导致宿主机上的所有本地镜像和容器都被清理掉。
使用aufs或者overlay等其他存储驱动时,没有这个限制。
--cidfile=
将container ID保存到cid_file, 保存的格式为长UUID
--cpu-shares
默认情况下,使用-c或者--cpu-shares 参数值为0,可以赋予当前活动container 1024个cpu共享周期。这个0值可以针对活动的container进行修改来调整不同的cpu循环周期。
比如,我们使用-c或者--cpu-shares =0启动了C0,C1,C2三个container,使用-c/--cpu-shares=512启动了C3.这时,C0,C1,C2可以100%的使用CPU资源(1024),但C3只能使用50%的CPU资源(512)。如果这个host的OS是时序调度类型的,每个CPU时间片是100微秒,那么C0,C1,C2将完全使用掉这100微秒,而C3只能使用50微秒。
--cpu-period, --cpu-quota
--cpu-period和--cpu-quota,这两个参数是相互配合的,--cpu-period和--cpu-quota的这种配置叫 Ceiling Enforcement Tunable Parameters,--cpu-shares的这种配置叫Relative Shares Tunable Parameters。--cpu-period是用来指定容器对CPU的使用要在多长时间内做一次重新分配,而--cpu-quota是用来指定在这个周期内,最多可以有多少时间用来跑这个容器。跟--cpu-shares不同的是这种配置是指定一个绝对值,而且没有弹性在里面,容器对CPU资源的使用绝对不会超过配置的值。
比如说A容器配置的--cpu-period=100000 --cpu-quota=50000,那么A容器就可以最多使用50%个CPU资源,如果配置的--cpu-quota=200000,那就可以使用200%个CPU资源。
那么有什么样的应用场景呢?简单举个例子,加入对外提供A和B两个服务,但是A的优先级比B要高,假如只用--cpu-shares来配置,B服务占用资源太高时是会对A有一定的影响的,但是如果通过--cpu-period和--cpu-quota来配置,就能起到绝对的控制,做到无论B怎么样,都不会影响到A。
cpu-period和cpu-quota的单位为微秒(μs)。cpu-period的最小值为1000微秒,最大值为1秒(10^6 μs),默认值为0.1秒(100000 μs)。cpu-quota的值默认为-1,表示不做控制。
--cpuset-cpus, --cpuset-mems
对多核CPU的服务器,docker还可以控制容器运行限定使用哪些cpu内核和内存节点,即使用–cpuset-cpus和–cpuset-mems参数。对具有NUMA拓扑(具有多CPU、多内存节点)的服务器尤其有用,可以对需要高性能计算的容器进行性能最优的配置。如果服务器只有一个内存节点,则–cpuset-mems的配置基本上不会有明显效果。
使用示例:
命令docker run -tid –name cpu1 –cpuset-cpus 0-2 ubuntu,表示创建的容器只能用0、1、2这三个内核。最终生成的cgroup的cpu内核配置如下:
通过docker exec <容器ID> taskset -c -p 1(容器内部第一个进程编号一般为1),可以看到容器中进程与CPU内核的绑定关系,可以认为达到了绑定CPU内核的目的。
-d, --detach
如果在docker run 后面追加-d=true或者-d,则containter将会运行在后台模式(Detached mode)。此时所有I/O数据只能通过网络资源或者共享卷组来进行交互。因为container不再监听你执行docker run的这个终端命令行窗口。但你可以通过执行docker attach 来重新挂载这个container里面。需要注意的时,如果你选择执行-d使container进入后台模式,那么将无法配合"--rm"参数。
--device=
--disable-content-trust
跳过镜像验证。
--dns
自定义DNS.
--dns-opt
--dns-search
-e, --env
自这义环境变量。
--entrypoint
字面意思是进入点,而它的功能也恰如其意。
An ENTRYPOINT allows you to configure a container that will run as an executable.它可以让你的容器功能表现得像一个可执行程序一样。
示例一:
使用下面的ENTRYPOINT构造镜像:
那么docker build出来的镜像以后的容器功能就像一个/bin/echo程序:
比如我build出来的镜像名称叫imageecho,那么我可以这样用它:
这里就会输出”this is a test”这串字符,而这个imageecho镜像对应的容器表现出来的功能就像一个echo程序一样。 你添加的参数“this is a test”会添加到ENTRYPOINT后面,就成了这样 /bin/echo “this is a test” 。
示例二:
构造出来的镜像你可以这样运行(假设名为st):
这样相当: /bin/cat /etc/fstab 这个命令的作用。运行之后就输出/etc/fstab里的内容。
--env-file
读取设置环境变量的文件.
--expose
告诉Docker服务端容器暴露的端口号,供互联系统使用。
--group-add
-h, --hostname
设置容器主机名。
-i, --interactive=false
保持标准输入,常同-t一起使用来申请一个控制台进行数据交互。
--ipc
IPC(POSIX/SysV IPC)命名空间提供了相互隔离的命名共享内存,信号灯变量和消息队列。
共享内存可以提高进程数据交互速度。共享内存一般用在database和高性能应用(C/OpenMPI, C++/using boost libraries)上或者金融服务上。如果需要容器里面部署上述类型的应用,那么就应该在多个容器直接采取共享内存了。
--kernel-memory
内核内存,不会被交换到swap上。一般情况下,不建议修改,可以直接参考docker的官方文档。
-l, --label
--link
用于连接两个容器。
示例:连接两个容器
启动容器1:web
启动容器2:ap1连接到web,并命名为apache
--log-driver
Docker增加了对json-file型(默认)log driver的rotate功能,我们可通过max-size和max-file两个–log-opt来配置。比如:我们启动一个nginx容器,采用 json-file日志引擎,每个log文件限制最大为1k,轮转的日志个数为5个:
有了rotate,我们就不必担心某个container的日志暴涨而将同host的其他container拖死了。
--mac-address
(e.g. 92:d0:c6:0a:29:33)
设置容器的mac地址。
-m, --memory
设置容器使用的最大内存上限。默认单位为byte,可以使用K、G、M等带单位的字符串。
默认情况下,容器可以使用主机上的所有空闲内存。
设置容器的内存上限,参考命令如下所示:
默认情况下,除了–memory指定的内存大小以外,docker还为容器分配了同样大小的swap分区,也就是说,上面的命令创建出的容器实际上最多可以使用256MB内存,而不是128MB内存。如果需要自定义swap分区大小,则可以通过联合使用–memory–swap参数来实现控制。
对上面的命令创建的容器,可以查看到在cgroups的配置文件中,查看到容器的内存大小为128MB (128×1024×1024=134217728B),内存和swap加起来大小为256MB (256×1024×1024=268435456B)。
注意:执行上述命令时,命令行可能会输出下面的警告:
WARNING: Your kernel does not support swap limit capabilities, memory limited without swap.
这是因为主机上默认不启用cgroup来控制swap分区,可以参考docker官方的相应文档,修改grub启动参数。
--memory-reservation
启用弹性的内存共享,当宿主机资源充足时,允许容器尽量多地使用内存,当检测到内存竞争或者低内存时,强制将容器的内存降低到memory-reservation所指定的内存大小。按照官方说法,不设置此选项时,有可能出现某些容器长时间占用大量内存,导致性能上的损失。
--memory-swap
等于内存和swap分区大小的总和,设置为-1时,表示swap分区的大小是无限的。默认单位为byte,可以使用K、G、M等带单位的字符串。如果–memory-swap的设置值小于–memory的值,则使用默认值,为–memory-swap值的两倍。
--memory-swappiness
控制进程将物理内存交换到swap分区的倾向,默认系数为60。系数越小,就越倾向于使用物理内存。值范围为0-100。当值为100时,表示尽量使用swap分区;当值为0时,表示禁用容器 swap 功能(这点不同于宿主机,宿主机 swappiness 设置为 0 也不保证 swap 不会被使用)。
--name
为容器指定一个名字。
--net
以下是网络设置中常用的参数:
- none 关闭container内的网络连接:
将网络模式设置为none时,这个container将不允许访问任何外部router。这个container内部只会有一个loopback接口,而且不存在任何可以访问外部网络的router。 - bridge 通过veth接口来连接contianer 默认选项:
Docker默认是将container设置为bridge模式。此时在host上面讲存在一个docker0的网络接口,同时会针对container创建一对veth接口。其中一个veth接口是在host充当网卡桥接作用,另外一个veth接口存在于container的命名空间中,并且指向container的loopback。Docker会自动给这个container分配一个IP,并且将container内的数据通过桥接转发到外部。 - host 允许container使用host的网络堆栈信息:
当网络模式设置为host时,这个container将完全共享host的网络堆栈。host所有的网络接口将完全对container开放。container的主机名也会存在于host的hostname中。这时,container所有对外暴露的port和对其它container的link,将完全失效。 - Container:
当网络模式设置为Container时,这个container将完全复用另外一个container的网络堆栈。同时使用时这个container的名称必须要符合下面的格式:--net container:.
比如当前有一个绑定了本地地址localhost的redis container。如果另外一个container需要复用这个网络堆栈,则需要如下操作:
--oom-kill-disable
-P, --publish-all
对外映射所有端口。
-p, --publish
对外映射指定端口,如不指定映射后的端口将随机指定。
使用docker run来启动我们创建的容器。-d让容器以后台方式运行。使用多个-p来映射多个端口,将容器的22端口映射为本地的10022,80映射为10080。
--pid
设置容器的PID模式。两种:
--privileged
默认情况下container是不能访问任何其他设备的。但是通过"privileged",container就拥有了访问任何其他设备的权限。
当操作者执行docker run --privileged时,Docker将拥有访问host所有设备的权限
--read-only
启用后,容器的文件系统将为只读。
- no,默认策略,在容器退出时不重启容器
- on-failure,在容器非正常退出时(退出状态非0),才会重启容器
- on-failure:3,在容器非正常退出时重启容器,最多重启3次
- always,在容器退出时总是重启容器,当操作系统或docker服务重启时,该容器总能随系统启动
- unless-stopped,在容器退出时总是重启容器,但是不考虑在Docker守护进程启动时就已经停止了的容器
示例:
--rm
当容器退出时,清除所有该容器的信息。
--security-opt
安全选项。
--sig-proxy
--stop-signal
-t, --tty
分配一个模拟终端,常和-i一块使用.
-u, --user
--ulimit
-v, --volume
可以使用带有 -v 参数的 docker run 命令给容器添加一个数据卷.
1.添加数据卷/data1,会自动创建目录
2.将宿主机的目录添加到容器
将宿主机的/data_web加载为容器/data目录
--volumes-from
从其他容器挂载目录。
1.创建dbdata容器,并含有/data数据卷
2.创建webserver1挂载dbdata的数据卷
-w, --workdir
设置容器的工作目录。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