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短缺与效率》笔记
一、引言
之前的文章中,有关“国家经济在被什么控制?”这个主题,我已经分享了七本书:分别讨论了经济周期和美国经济、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以及新制度经济学对经济增长的解释。
读完这些书,有关自由市场、政府干预和制度变迁等问题,我们有了一些基本认知。不过,对于萨缪尔森分析“现代混合经济”时提到的“指令经济”,也就是苏联东欧国家,以及中国从1949年至1978年实施的计划经济,我们还没有详细讨论。
现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已经非常罕见。但它曾经在20多个国家存在了几十年,并且维系了这些国家的经济生活,如果我们完全视而不见,其实也很难说清,当时这些国家的经济在被什么控制。我们也可能对如今普遍存在的“混合经济”,缺乏更深入的认知。
我注意到,过去几十年里,对计划经济进行系统研究的经济学家并不多。因此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专注于计划经济和改革出路研究的匈牙利经济学家,亚诺什·科尔奈,就显得极为重要。
他最有价值的研究贡献,就是对当时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存在的经济短缺现象,进行了系统描述和研究,解释了在长期短缺条件下,这些国家的经济如何运行,以及能否在计划经济体制内推进改革?
亚诺什·科尔奈1982年出版的《增长、短缺与效率》。这本书是科尔奈1980年出版的《短缺经济学》的姊妹篇。
0x1:科尔奈关于计划经济的研究为何重要?
那么,科尔奈在有关计划经济的研究方面,究竟实现了哪些关键突破?为何受到国际经济学界的高度重视?他40年前的观察思考,对今天我们推进市场经济改革,还会有什么启示吗?
结合各方面的分析解释,加上我个人的学习理解,我认为科尔奈有关计划经济的研究,有三点值得关注:
第一点,是他的研究勇气和研究方法
他没有像当时社会主义国家其他学者那样,拘泥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而是直接用西方经济学的方法和逻辑,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进行量化分析,从而得到一些重要结论。
也就是说,他用可以和西方经济学界对话的学术语言,比较理性地讨论计划经济的框架、成因和内在矛盾。这是那些信奉市场经济的经济学家,对科尔奈尊敬有加的重要原因,也是他后来长期任教于哈佛大学,影响并引导无数发展中国家青年经济学人的原因所在。
第二点,是他对短缺经济的深度剖析
这一点,现在看起来似乎没什么了不起,但在他开始研究这个计划经济的关键症结时,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对他并不感冒。尤其是当时看起来很强大的苏联的学者们,多次对科尔奈表示强烈愤慨。因为当时苏联等国家并不承认,它们存在普遍性的经济短缺问题。
但是,令那些苏联学者感到愤恨和恐慌的是,科尔奈通过细致而严密的研究,揭示了计划经济存在短缺的主要原因,不是什么政策失误,而是和社会经济与体制有关。这等于是把计划经济的内在症结找到了。
同时,科尔奈通过进一步研究,说明了为什么在长期短缺条件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并没有立即崩溃,竟然运行了几十年。
第三点,是他对计划经济的中立分析
他既没有像当时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那样,对计划经济全盘否定,认为计划经济毫无可取之处;也没有坚决捍卫计划经济,对资本主义无情批判。
在他看来,一概否认计划经济和坚决捍卫计划经济,都是过于极端的态度,都是受到了意识形态和政治立场的影响。他认为,更中立的研究,应当是既不彻底否定,也不一味赞美计划经济,而是努力弄清计划经济的运行机制,以及可能的转轨改革出路。
后来他真的做到了对计划经济的深入洞察。而且还真的就发现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管理和投资驱动确实有效。
也正是因为他的重要研究贡献,在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经济改革早期,他成为最受中国学者和决策者欢迎的经济学家之一。吴敬琏、钱颖一、许成钢等中国经济学家,都曾以不同方式表示,在有关计划经济和经济转轨的学术思考上,受到过科尔奈思想的影响。
他也曾多次访问中国,1985年还参加了著名的“巴山轮会议”,对中国经济改革建言献策。比如,他曾建议中国,推行“有宏观控制的市场协调”。后来中国推行价格闯关和价格双轨制,也被认为受到了科尔奈的思想影响。
0x2:学习本书的五个关键视角
具体来看,结合计划经济的特性和运行状况,以及进行经济转轨的可能性,你可以从五个视角,理解科尔奈的研究。
第一个视角,聚焦经济短缺现象
为什么他能够正视,当时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和长期存在的短缺现象?如何观察并度量这些现象,从而判断短缺是真实存在,还是一种低水平的供需平衡?如果确实存在短缺现象,主要原因为什么不是短期的政策失误,而是有社会经济和体制原因?
第二个视角,关注经济运行逻辑
虽然他证实了经济短缺现象的长期存在,但又如何解释这些社会主义国家,仍然能够维持经济运行长达数十年?其背后的经济增长和稳定逻辑,究竟是什么?是运气使然,还是政治控制,或者存在从逻辑上解释得通的经济循环规律?
第三个视角,解释劳动力短缺
传统计划经济体系下,劳动工资的标准如何衡量?为什么会出现结构性的劳动力短缺?有没有可行的实现充分就业的办法?如何在计划经济体系下,通过局部改革,激发劳动者的工作效率?长期来看,劳动工资的低水平,能否在经济短缺的条件下得以维持?
第四个视角,剖析投资饥渴症状
为什么在经济短缺和资金缺乏的传统计划经济体系里,反而会有极为强烈的“投资饥渴症”?这种投资扩张冲动从何而来?是否在投资前进行必要的评估测算?后续投资效率如何?能不能通过投资缓解经济短缺,或者提供计划经济在体系内转轨增长的可能性?
第五个视角,反思企业预算约束
国有企业作为社会主义传统计划经济的微观主体,为什么注定是低效率的?究竟是产权制度导致的结果,还是管控约束体制存在结构性漏洞?这样的制度设计缺陷,有没有可能在计划经济体系内得到修补?随着计划经济衰落和经济转轨加速,国有企业是否无法适应市场竞争?
基于上述五个视角,不仅可以理解科尔奈的主要经济思想,还有利于你更立体地观察分析,已经走入历史的计划经济体制。同时也可以看看,科尔奈当年的研究,有哪些仍然没有过时。
作为一名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学者,他研究计划经济体系,既是想搞明白究竟怎么回事,也希望找到改革发展的出路。因此在他的研究里,已经在尝试打通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融合之路,这和他的哈佛同事,萨缪尔森有关“现代混合经济”的主张,也有所呼应。
2013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科尔奈曾这样比喻说: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有点类似于夫妻婚姻。大家同住在一个屋檐下,发生摩擦是在所难免的,而幸福的婚姻,需要相互取长补短。
二、传统计划经济为何长期存在短缺现象?
科尔奈研究的核心,就是传统计划经济中的短缺现象。
说到经济短缺问题,如今“85后”以及更年轻的同学,可能没什么直接体验。因为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废止了各种票证供应限制,告别了经济短缺的时代。当年大家普遍发愁的是,有没有吃的、穿的或用的,而现在你常常发愁的,可能是选择太多,反而不知道吃什么、穿什么或用什么,甚至有了选择困难症。
从历史上看,在二战后欧美国家市场经济大繁荣的同时,苏联、东欧和中国等搞计划经济的国家,却长期处于严重的经济短缺状态。这种短缺是如何引发的,又该怎么破解?结合科尔奈的分析,我们一起来看。
0x1:经济短缺现象有哪些类型?
科尔奈把传统计划经济国家的短缺现象,按纵向、横向、内部和综合的不同维度,分为四种类型:
一是纵向短缺。这主要存在于传统计划经济的中央与地方机构之间
中央掌握物资分配,地方需要物资。通常的情况是,地方机构,提出的需求总量,会超过中央机关所能分配的物资总量,这就产生了纵向短缺。
比如说,各个省提出来,今年一共需要50亿块肥皂,可是,中央机关管理的所有企业,今年只能生产出30亿块肥皂,怎么分都满足不了地方的需求,纵向短缺就出现了。
二是横向短缺。这主要存在于通常意义上的买方和卖方之间
由于整体原材料资源不足,卖方的生产供给,不能满足买方的需求,这就产生了横向短缺。比如,各种粮票、油票、肉票,就是为了对买方进行限量供应。
三是内部短缺。这主要存在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内部
当时由于缺少必要的生产资料,同时生产能力也不足,于是生产经常出现各种瓶颈,一会儿短缺原材料,一会儿又缺能源,一会儿还缺工人、缺设备,结果就是限制了整个生产效率。
四是社会生产能力短缺。这是前面三种短缺在宏观层面的体现
看起来全社会的生产能力已经被高度利用,整个社会生产空前发展,但其实由于各种严重短缺,整个社会的生产物资能力也严重受限。
不过,科尔奈也强调,这种生产能力短缺,是低水平协调限制下的短缺。
比如,1978年前后中国农村的巨变。在土地总量不变,农民数量不变,也没有更多机械设备、良种推广或化肥助力的情况下,那些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乡村,就可以做到“一年吃饱饭,两年有余粮,三年盖新房”,之前的资源约束反而不见了。
0x2:经济短缺的原因是什么?
说完了经济短缺现象的四种类型,我们再把视线拉回来,看当年最有政治权威的苏联专家的观点,他们认为,短缺不过是偶然的政策失误所造成的短期现象,不值得大惊小怪,尤其不能认为是传统计划经济产生的必然结果。
不过,科尔奈却不赞同苏联专家的看法,在我们刚才分析四种短缺现象时,其实就已经暗示了造成短缺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当时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学者所说的那样。
通过分析研究,特别是基于他所擅长的量化分析,科尔奈认为造成短缺的直接原因有两个:一是摩擦,二是吸纳,后者更重要。
首先来看摩擦
学物理的时候我们都知道,摩擦会产生阻力和损耗,在经济系统中,也会有摩擦,摩擦也会导致损耗和低效。
比如在企业制度中,如果审批和交易流程很长,就会导致资源损耗和效率变低,放在国家经济体制层面也是如此。这种情况在传统计划经济中有,在市场经济中也有。用后来新制度经济学鼻祖罗纳德·科斯的话说,摩擦导致各种交易成本增加。
再来看吸纳
它和摩擦不同,这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所特有的现象。
简单地说,就是大量资源在计划分配过程中,被浪费掉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科尔奈认为,产生吸纳机制的原因,其实就是预算约束软化,也就是说,办一件事儿,花了太多的钱,或者花了钱效果不好,都不会有人承担责任。
比如一家工厂要上新设备,买什么、买多少、什么价格买,这些关键决策制定得比较随意。而且,花了大价钱买来的设备能不能用,是不是买多了造成闲置,也没有人关心,也无人对结果负责。
所以,吸纳其实也可以理解为传统计划体制下权责不清造成的浪费效应。原本资源就不充分,再加上惊人的浪费,交易成本还很高,短缺就成了一种必然现象。此外,基于扩张冲动产生的投资饥渴,也会加剧经济短缺现象。
由此科尔奈总结认为,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本质上就是一种“短缺经济”。社会产品、资源和服务的短缺,是传统计划经济普遍而长期的经济现象。
0x3:经济短缺问题怎么解决?
基于前边我们讲到的这些分析内容,科尔奈指出了传统计划经济的短缺实质。
他认为,虽然不少实行传统计划经济的国家,存在自然资源短缺、资金短缺和技术短缺,但严格来说,这些国家的经济短缺是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息息相关的。只要这个体制不变,短缺就不会消失。而解决全面、长期的短缺问题,根本途径,就是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必要的改革。
这一论断,也让科尔奈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被中国和欧美普遍认可。区别在于,欧美经济学家主要尊重他的学术独立,中国则看到了改革的必然性,以及有可能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内进行有限改革的可能性。
虽然科尔奈有关短缺经济的分析框架,是以匈牙利、捷克等东欧国家为基础,但他的研究成果,对于所有实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都具有适用性。所以他对当时中国的经济学人产生了普遍的影响。
不过,对于具体的改革对策,科尔奈的主张也引发了完全不同的看法。
科尔奈认为,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是要隔断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那种“父爱主义”关系,硬化国有企业的预算约束,也就是说,一件事儿该花多少钱,企业中要有人负责。以此来改变国有企业的行为方式,最终有效地控制社会需求,从根本上杜绝短缺现象,并根除和短缺共生的种种社会经济弊端。
但这种有限改革,能起到作用吗?在苏联、东欧国家,以及中国进行的一些尝试中,这种有限改革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比如中国的国有企业,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承包制、联营制等创新,也下放了不少经营权。但由于整个经济体制还是以中央计划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这种双轨制运行,反而造成更大的弊端。在经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后,中国的国有企业,面临空前的生存压力。它们不得不从1998年开始,继续推进改革。
0x4:总结
- 经济短缺现象在实行传统计划经济的国家普遍存在,可分为纵向短缺、横向短缺、内部短缺和社会生产能力短缺等四种类型。
- 产生经济短缺的直接原因:一是摩擦,二是吸纳。摩擦在任何经济体都存在,吸纳是传统计划经济所独有的。
- 传统计划经济的短缺本质上不是自然短缺,而是体制短缺。要克服全面、长期的短缺现象,必须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三、传统计划经济如何维持长期运行?
凡事都有两面性,承认传统计划经济有不足,并不意味着它毫无作用。
比如从1917年苏维埃建立,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全世界有几十个国家都是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东欧和中国基本上都以传统计划经济为主,它们运行了几十年。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计划经济导致的问题也很严重,比如劳动效率较低、收入平均化、消费被压抑等等。
按照科尔奈的研究,既然传统计划经济带来这么多问题,还导致了短缺,那传统计划经济又是如何维持长期运行的呢?
0x1:计划经济如何在短缺条件下维持经济运行?
科尔奈认为,传统计划经济国家出现短缺现象,主要原因不是政策失误,而是制度原因。
但科尔奈也发现,这种造成经济短缺的制度,也恰好可以在短缺条件下,维持经济的运行。其中一个关键点就是,恰当地利用“非价格信号”。
我们在之前的课程中曾讲到,市场机制的核心作用,就是决定商品的价格,推动市场达到供求平衡。
科尔奈说的利用“非价格信号”,指的是经济运行不是靠价格调节,也不是靠市场调节,而是靠政府或各类生产者自己直接调节。这些调节可以分为三种情况:即时调节、短缺调节和长期调节,我们一起看看。
第一种,即时调节
就是传统计划经济管制下的各类生产者,基本上是国有企业,如果原材料、设备、能源或劳动力出现短缺,国有企业会立即削减产量,或者改变产品结构。
这么一说,你可能没什么直观感觉,我来给你举个例子。比如,自行车厂原计划生产1000辆自行车,但生产到一半时,发现钢材不够用,钢铁厂没有按计划足额供应,那自行车厂就只能把生产量改为500辆。多余的链条、橡胶、轮胎也不能浪费了,那就找一些木板,生产一批三轮车,反正都是紧销货。这就是即时调节。
但是,这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而进行的生产调整不一样。短缺条件下的即时调节,是受制于资源短缺而被迫进行的。因为其他产品的供应也是短缺的,所以调整生产的结果,不会造成浪费。
第二种,短缺调节
这是指在固定资金不变的条件下,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为了适应今后几个月资源、能源等生产要素的变化情况,对生产计划、投入产出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调整。
我们还以自行车生产为例。比如上级批准了自行车厂可以生产1000辆自行车的计划,并做了相应的资金安排。但是,自行车厂采购原材料时发现,钢材供应不稳定,可能凑不够生产1000辆自行车的钢材。那就只能调整计划,改为采购生产500辆自行车的钢材,多余出来的钱采购木板,生产三轮车。
这听起来好像和刚才说的即时调节差不多,但是请注意,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方式。即时调节是在生产过程中,因为受资源限制被迫立即进行的调整;而短缺调节则是在安排生产时就提前作出调整。相对而言,这种短缺调节,可以减少在生产中,可能因原材料短缺停工而造成的损失,算是一种进步。
第三种,长期调节
即时调节和短缺调节,这两种都是国有企业发现情况之后,申请进行调节。我们再来看第三种,长期调节。这通常是指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或国有企业做大生产规模的计划安排。具体来看,长期调节也可以细分为两类:
- 一类,是出于企业扩张需求的长期调节。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出于争取资源、体现业绩的需求,会存在比较强烈的扩张冲动和投资饥渴,要不断壮大和发展企业。
- 另一类,是政府对生产活动的长期调节,通过制定各项经济计划来实现。比如中国从1953年开始,推行国民经济五年发展计划。通过发展钢铁、机械、交通等各项大工程,到1957年共完成基建投资550亿元,有595个大中型工程建成投产。随后,中国又从1958年至1980年,先后推行实施了第二个至第五个五年计划,投资建设了更多的大中型工程,基本上形成了初具规模的重化工业、军工、交通和轻工业布局,保证了经济持续运行。
你看,无论即时调节、短缺调节还是长期调节,都不是靠市场的价格信号来调节,而是在政府的计划下,通过企业来进行决策。
那么,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如果市场中的价格信号真实存在,这种短缺经济有运行下去的可能吗?
0x2:如果价格信号真实存在,计划经济可以正常运行吗?
在展开这个问题之前,有一点需要提醒你注意: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并非完全不存在价格因素,只不过各种能源、原材料和商品价格,不是市场和企业根据供求关系确定的,而是由价格主管部门根据全国计划生产确定的。它并不能完全体现供求关系,有时甚至扭曲供求关系。
在前面提到的即时调节和短缺调节两种情况下,企业在投入产出两个方面,其实也会受到价格因素影响。
比如,为了完成生产1000辆自行车的任务,自行车厂需要采购钢材。他们按照原来的价格做好计划,但拖延了采购时间,真采购时恰好赶上主管部门调价,价格上涨了。不过,此时自行车厂不会停止采购或讨价还价,而是会按新的价格买钢材。因为相比完不成任务带来的后果,价格此时已经不是第一优先级的问题。但是,自行车厂毕竟多花了采购钢材的成本,虽然完成了任务,如果自行车还按原来批准的价格卖出去,可能会减少利润甚至亏本。此时,自行车厂需要做的,就是向上级说明情况,申请调高自行车价格,或者申请此次采购钢材时多支付的成本,应当由国家补贴。
无论是自行车价格上涨,还是国家补贴钢材涨价而增加的企业成本,对自行车厂来说,都不会因为成本增加而受到损失,所以后续生产经营可以继续进行。因为涨价的结果,是消费者承担了成本;补贴的结果,是国家承担了成本。
在进行长期调节时,价格信号也不起作用,无法对生产计划产生影响。
比如,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时,如果要新建某个重要工程,或者扩建第一个五年计划时完成的某个重要工程,只要项目足够重要,国家计划主管部门立项了,那么后续工程建设投资中,即使比原计划多花了很多钱,那也是工程建设最为重要。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一直长期忽视价格信号的原因,表面上看好像是传统计划经济要向上负责的评价机制造成的,是传统计划经济反市场的体现。但我想要提醒你注意的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里,其实不能对价格信号过于当真,因为它的价格并不是经过市场竞争形成的,不能体现真实的供求关系。
0x3:为什么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也会面临亏损?
在市场经济中,商品价格主要受供求关系影响。很多时候,生产者为了保住市场份额,可能会承受暂时的亏本买卖。但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中,原材料价格变动带来的成本损失,则会由国家进行补贴。
那么,为什么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还会有很多企业出现亏损?科尔奈认为,这主要和两个因素有关:
- 一是管理效率,企业疏于管理就会出现跑冒滴漏现象。但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因为没有人对管理效率负责,上级要求的也不是效率第一,而是任务第一,所以跑冒滴漏现象会大大超过市场经济。
- 二是传统计划管制下的价格调整机制不灵活,在传统计划管制下,价格调整机制也不灵活。主管部门确定了价格,通常会执行很多年,只要主管部门没有同意,谁也不能调整价格。原材料涨价了,企业只能继续买;产品亏损了,也只能继续卖。
所以,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管理效率低,跑冒滴漏更厉害;企业自主经营少,价格就无法灵活调整。因此,即使有补贴,国企也会有亏损,有的企业亏损实在太严重了,只好另行申请补贴或贷款。
既然整体经济是短缺的,那么国家的各项补贴等资金,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有时,计划主管部门也会利用价格信号,对宏观经济进行结构性调节,在一定时期内,高价投放居民期待的高端消费品。
比如中国在传统计划经济时代曾做过这样的事:某一时期居民储蓄增加比较快,就投放一批高价手表、手镯等稀罕物,往往很快销售一空。通过这种方式,国家实现了对居民储蓄的调节,回收一笔可观的资金和利润,从而可以用于财政开支或补贴亏损行业。
所以,科尔奈认为短缺条件下,传统计划经济的运行会越来越难,只能推行改革,而改革的重点就是增加市场协调,减少价格信号失真。
0x4:总结
-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会利用“非价格信号”,对短缺条件下的经济运行进行调节,分别是即时调节、短缺调节和长期调节。
-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不能对价格信号过于当真,因为它并不是市场竞争形成的价格,不能完整体现供求关系。
- 传统计划管制下的价格,通常按成本核定,但仍然有很多企业亏损,这和管理效率有关,也和传统计划体制下价格调整不灵活有关。
四、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在讨论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历史时,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就业和失业。每当周期性经济危机发生,就会有成千上万人失业,他们生活没有保障,整个社会陷入混乱。
但如果回看历史,你会发现这样严重的失业情况,在20世纪实行传统计划经济的国家,似乎没有出现过。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着普遍的经济短缺现象。那这种近乎充分就业的状态,是如何实现的?它能不能长期持续,又有什么隐患?结合科尔奈的分析,我们一起来看看。
0x1: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就业情况是怎样的?
你知道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亿万民众对新社会的期待和赞美是什么吗?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书读,人人有工做。
你以为这只是民众的一厢情愿吗?还真不是,至少在工作问题上,无论当时的中国,还是其他实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处于劳动年龄的人口,也就是16岁至60岁的人群,要么在农村干农活,要么在企、事业单位上班,都能自食其力,最接近于经济学意义上的“充分就业”。
根据科尔奈的研究,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把能够工作的人分为两类:
- 第一类是已经习惯就业的人口。这些人的数量很多,主要是指已经在企、事业单位工作,且习惯这种环境的人。习惯就业的人口,以男性为主,也有一部分家庭妇女,她们是女性解放的受益者。
- 第二类是还没习惯就业,但愿意就业的人口。这一群体逐渐增多,主要包括主动或被迫放弃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阶层,比如资本家和他们的子女;也包括曾经在企、事业单位工作过,又因种种情况暂时放弃工作的人;还有就是开始逐步转变观念的家庭妇女。
科尔奈发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主要是比较好地解决了第二类人的就业问题,通过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不同需求,陆续把他们转变成职业人群,于是整个社会能工作和在工作的人,几乎相等。
科尔奈认为,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充分就业”的美景中,有两个问题值得关注,
- 一个是“需求约束”
- 另一个是“资源约束”
我们先来看“需求约束”
这通常是指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需要生产的商品和提供的服务不多,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
当时,实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除了东德之外,大部分国家的经济基础比较落后。这些国家后来优先发展的,也是重化工业和军工业,而不是轻工业。所以纯粹从经济发展的需求来看,大部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他们对劳动力的真实需求,其实是有限的。
我们再来看“资源约束”
这通常是指企业和非盈利机构,几乎已经吸纳了全部的潜在劳动力储备,扩大再生产想雇用新的劳动力,会很困难。也就是说,社会处于近乎充分就业状态,新增劳动力供给非常困难。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潜在的劳动力储备主要包括四类人:
- 一是原来的独立小生产者和个体劳动者
- 二是家庭妇女
- 三是旧时代的资产阶层
- 四是各类家庭佣人
前两者数量最多,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改造的结果,就是把小生产者、个体劳动者和部分家庭妇女,都转化为工作人群了。
科尔奈认为,在“需求约束”和“资源约束”同时存在的背景下,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充分就业,其实并没有那么充分。
0x2:为什么会存在“在职失业”?
在不少企业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在职失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浮于事,在岗的人很多,但是干活的人少。具体来看,主要是三种原因导致的:
第一种在职失业,是结构性原因引起的。这也是最经常发生的情况,和工作的互补性有关
这种情况大量出现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里,恰恰是因为在这样的体制下,企、事业单位并不以效率为第一目标,因此相应的应急处理、材料备份、检修救援等预案或服务,都不存在,是一种系统性的低效率。
比如一项集体性生产活动,必不可少的几名同事没来上班,其他人就不能工作,而没来的人似乎并不会受罚;或者是某种原材料,由于没有及时运到,缺少零件,机器发生故障了,也只能集体停工等着。
第二种在职失业,是管理性原因所致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里,企、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并不能对这些机构负全责。他们既没有被充分授权,也缺乏进行有效约束、激励和惩罚的资源手段。
从生产车间到集体农庄,工作纪律和工作质量都无法保证,勤奋者越来越少,磨洋工的越来越多,结果就是严重的低效率,三个人一天可以干完的活,五个人三天还不一定能干完。
第三种在职失业,是导向性带来的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企、事业单位会倾向于适当多“储备”一些劳动力。因为全社会基本实现了充分就业,真要有什么新任务,需要增加人手,临时去招人是不现实的,也不可能去其他单位挖人,所以最好先多备点人。
也就是说,其实这些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知道,不到万不得已,不必逼着大家多干活,何况也没那么多活可干。但只要来了新任务,不增加新人手,也可以自行消化新任务。一线工作人员也明白,平时干得少,新任务来了,也只能自己干,干得慢也得干完。
正是结构性、管理性和导向性,这三种原因导致了严重的“在职失业”。那么,这些扭曲的劳动力供求现象能否改变呢?
0x3:如何改变劳动力供求扭曲问题?
为了解决劳动力供求扭曲的问题,科尔奈仔细研究分析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工资的情况。
他发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工资标准,并不能真实反映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因为这些工资都是基于家庭的实际消费量,倒算出的名义工资。
比如20世纪60年代初,一个高中生毕业后到国营工厂工作,起步工资是每个月10-15元。因为他日常住在工厂宿舍,吃饭在工厂食堂,每年发工作服,每个月发牙膏肥皂,每周外出有工厂班车,生病了到工厂医院。可以说吃穿用住行加在一起也花不了几块钱,甚至工资中有一半可以交给父母补贴家用,生活还是过得去的。
但是,这种倒算出来的劳动工资标准,只能在短期内可以维持。如果工人随着年纪增加,开始结婚生子,家庭的刚性开支就会明显增加。
虽然工人的工资标准也会随着工龄增加、经验增加和职级变化而有所增加,但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总体上增长缓慢,而且差别不大,因此大家涨工资的需求会普遍存在。
面对这种需求,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事业单位即使有心给员工涨工资,办法也不多。因为这些单位可动用的资源也有限。比如当时住房普遍紧张,别说工人结婚生子没像样的房子,很多单位负责人也是几代同堂凑合着住在一起。
你可能会问,前面讲了,没有资源,单位可以申请啊?
实际上,大多数单位可以申请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即使申请到补贴、拨款、减税和投资,也可能不用来给员工涨工资,加福利,而是填补企业亏损。
科尔奈认为,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任何一种工资政策,能够消除劳动力扭曲的现象。这有点像一个无解的连环扣。而真正的破解之道,只有推进针对低效率传统计划经济的、新的经济体制改革。
0x4:总结
-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重要历史性成就之一,就是几乎实现了经济学意义上的充分就业。这些体制下的国家中,处于劳动年龄的人口,基本上都在工作。
- 在结构性、管理性和导向性三种原因的集体作用下,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所谓的充分就业,实际上存在严重的“在职失业”现象。
- 要解决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力扭曲现象,唯有推进新的经济体制改革。
五、传统计划经济中的投资饥渴因何而起?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时代,普遍存在经济短缺现象。但是,在科尔奈重点研究的匈牙利等东欧国家,在当时却表现出了极为强烈的扩张冲动,大量开展各种重大项目。那么东欧各国这种投资扩张冲动究竟从何而来?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科尔奈把它叫做“投资饥渴症”。
你会发现,不同于市场经济中企业投资前的成本核算,投资中的过程监管,投资后的效率评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投资决策有其独特性,一方面维系了经济运转,另一方面也深藏隐患。结合科尔奈的分析,我们一起来看。
0x1:短缺经济下的“投资饥渴症”从何而来?
“投资饥渴症”(又叫“投资饥饿症”),是科尔奈在《短缺经济学》里创造的词汇,用来描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投资冲动,具体来看就是当时东欧各国的政府和企业,都有大量争抢投资、争上项目的经济行为。
科尔奈认为,这就像是生物的一种自然本能。而且,这种极度的投资渴求,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里似乎永远不会满足。
这一度令科尔奈非常吃惊。因为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东欧各国的企、事业单位和各级机构,事实上并不能独立地进行投资决策,决策权力在政府有关部门;尤其大型投资项目,还会被层层审核。
既然投资决策如此复杂难测,为什么在短缺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当时东欧各国还会有普遍的“投资饥渴症”呢?科尔奈认为主要有两点原因:
一是强烈的扩张冲动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的企业和非营利机构(也就是各种事业单位),都力求不断增加投资,从而壮大自己,因此普遍都有把投资需求推向无穷大的趋势。至于具体的投资风险,通常不是各单位负责人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在这种投资扩张冲动的背后,是东欧国家的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总是与他的工作结为一体,深信自己负责的项目很重要。这些负责人还会有一种职业性的炫耀心理,需要通过炫耀新机器、新车间或新厂房,来提高他的职业威望。
这种投资饥渴是长期的,具体表现为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某个企、事业单位,刚刚完成了一项投资,暂时满足了投资饥渴;很快又会产生新的、更强烈的投资饥渴。
二是松散的预算约束。这一点在科尔奈看来也是根本原因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私人企业一切投资都要自负盈亏,也就是有预算硬约束。投资失败,必须承担相应后果。如果预计到投资之后的风险太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即使暂时得到了必要的金融保证,比如贷款承诺,也可能会自愿放弃投资打算。
但是,在当时的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东欧国家的国有企业不会让投资半途而废,反而会通过申请国家补贴、价格调整或其他方法得到补偿。因为即使导致亏损,也不会有人承担责任,也就是科尔奈说的“预算软约束”。
0x2:投资饥渴如何加剧了资源短缺?
由于东欧各国长期存在投资饥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原本就存在的资源短缺情况被大大加剧了。
比如匈牙利在做整体经济计划时,通常要求项目批准后,预留30%的机动弹性额度。
打个比方,如果批了100亿元的项目,按规定要留30亿元以备项目超支时使用。
但在实际操作中,资源分配者倾向于多审批一些项目;随着项目不断增加,原本需要预留的弹性额度被压缩得越来越少,最后,从30%降到了3%左右。
如果项目进行中预算超支,还需要追加投资,匈牙利政府在该年度已经几乎没有预算可用,超支的项目只能暂时搁置,等待下一年或之后再另行申请。
就这样,原本预留出来以备不时之需的资源,已经被超前使用了。一旦项目出现超支,东欧国家往往束手无策,只能任由项目停滞。
既然投资项目可能在开工后停滞,那企、事业单位负责人还会不会继续申请更多投资呢?
会。为了让投资项目尽快获得批准,他们通常会刻意降低预算成本。因为预期成本越低,项目获批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样项目开工后,自然需要追加投资,如果申请不到,他们会耐心地在下一年度继续提出申请。这样,虽然完成项目需要的时间更长了,但这些企、事业单位手头在做的项目也更多了。
除此之外,还会有一些计划外的项目,会因东欧各国的外部形势或上级主管决策变化,加入已批准的投资项目。这种临时改变计划的行为,也加剧了资源短缺。
具体来看,可以分为四种情况:
- 一是出现了意外的困难和麻烦。比如发生了自然灾害,或外贸形势发生变化,需要通过迅速投资,提前推进某个项目,原计划三年后再修的水坝提前修,原计划两年后开通的港口立即开。
- 二是可预见的配套投资机会。比如这次只批准了一家新工厂动工,但实际上要真正建成运行这个工厂,还需要有配套的公路、铁路和社会生活项目,与其等工厂建完后再建配套项目,不如同时动工。
- 三是出现了意料之外好的投资机会。比如突然和某国建交了,新的市场机会来了,或者国家刚认可了某一项发明,可以进行投资发展。
- 四是政府面对难以拒绝的民众请求。比如,东欧的某个国家,原计划修一条从A市到B市的新公路,上级批准了规划相对合理的路线。但在建公路的过程中,某个省份提出,自己也有发展交通的请求,上级领导就可能要求这条路线重新规划,多绕一圈把这个省也照顾到,投资预算因此增高。
对于这种投资项目和预算变化的临时性,科尔奈在书中引用了一句匈牙利谚语:“没有一辆大车不能再多运一根干草。”只要新增的投资项目额度不大,就容易不断加码,追加进已经批准的投资项目中。这种临时增加的新投资,和投资饥渴症一起,加重了东欧国家资源的持续短缺。
0x3:“投资紧张”现象是如何产生的?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投资饥渴症的影响下,东欧各国进一步扩大投资领域和项目。在生产和投资都面临资源约束的情况下,就导致了“投资紧张”的现象持续出现。具体来看,这种紧张表现在三个方面:
- 一是投资需求总是大于规定的投资额度,这一点刚刚我们已经讲到。
- 二是已批准的投资项目,总不能按计划完成。因为投资饥渴和各种计划外情况带来的项目增加,导致原有项目经常面临延期。在20世纪60年代,还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有的实力较弱的东欧国家,开始投资建设一个机械设备生产线。结果,开工后才发现,实际所需的资源,是之前计划的数倍,无论如何腾挪资源,这个机械设备生产线都建不成。于是,项目被迫搁浅。后来,只能依靠国外援助,才重新启动。可是生产线终于建成后,新的短缺问题又出现了。由于缺乏关键的技术人员,生产线无法正常运转,整个项目最后再次被迫搁浅。
- 三是为投资项目服务的企业,也就是那些上下游产业链,实际上无法按投资要求提供足够的物质资源供应。比如匈牙利要修建10条公路,现有的水泥、搅拌车等资源按计划刚够修10条路,但是随着各种新增项目和计划外项目的出现,水泥厂的材料就会被拆分到其他项目中,原有资源供给就无法保证现有项目的正常建成。
科尔奈认为,这种“投资紧张”现象,在东欧国家不断出现,不是计划失误,而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必然结果。
如果没有其他因素发挥作用,东欧各国长期而普遍的投资饥渴,以及由此导致的投资紧张,会不断加重和放大短缺经济现象。
0x4:总结
-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普遍存在投资冲动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强烈的扩张冲动和松散的预算约束导致的。
- 由于长期存在投资饥渴,投资需求总是超过可分配资源。
- 生产和投资都面临资源约束,“投资紧张”现象持续出现。这不是计划失误,而是制度的结果。
六、如何克服企业软预算约束的弊病?
在市场经济体系下,绝大部分企业是私人企业,它们由私人出资,自行决策,自负盈亏。
从预算管理的角度来看,这就是私人企业面临的“刚性预算约束”。也就是说,只要发生了严重的亏损或资不抵债,企业就会面临倒闭,企业主、股东和员工都会受到损失。
但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几乎所有企业都是国有或集体的,企业经营决策要考虑的第一优先级问题,并不是生产效率和盈亏,而是能否完成生产任务。
结果就是,企业所有的生产经营活动,并不受硬性预算约束,也就是并不会“量入为出”。相反,在普遍的经济短缺压力下,企业事实上处于松散的软性预算约束中。前边我们也讲到,这会导致管理经营不善,跑冒滴漏现象频发,这也反过来成为传统计划经济下企业低效率的一个硬伤。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普遍预算软约束?这种预算软约束带来的企业低效率,又该如何破解?
0x1: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预算软约束的原因是什么?
科尔奈认为,在松散的软预算约束条件下,企业开始不断出现两种生产经营冲动:
- 一是力求争取更多资源,以增加产量,也就是“数量冲动”;
- 二是力求争取更多投资,以扩大生产能力,也就是“扩张冲动”。
数量冲动和扩张冲动,又会驱使企业尽可能多做两件事:
- 一是留存更多生产资料,也就是表现为“囤积倾向”;
- 二是尽可能多地争取投资,也就是表现为“投资饥渴”
这些行为交织在一起,不断相互放大,特别是在投资推动下,企业的需求会不断膨胀,原来的预算约束根本不起作用。结果是整个传统计划体制下的产品和资源,表现为进一步的全面短缺。
也就是说,按科尔奈的分析,由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事实上面临的松散的“软预算约束”,放纵了企业的膨胀和扩张倾向,不仅进一步拖累了企业效率,也让经济短缺现象加重。
所以,科尔奈认为,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无法抑制投入需求和扩张冲动的力量。这一切都是因为企业的预算约束是软性的。科尔奈研究的主要是东欧的情况。那为什么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东欧国家的企业会面临软预算约束?科尔奈认为,这是因为在这些国家里,政府与企业之间,存在深深的“父爱主义”。
所谓“父爱主义”,就是政府对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事实上形成了既管束又保护的双重关系,就像父子关系。
- 一方面管束很多也很严,企业基本上没什么经营自主权。比如,生产经营计划有上级审批,生产资料有主管部门调配,最终产品有相关部门统购统销,大部分企业更像是生产车间,不可能对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负全责,上级也没有这样授权。
- 另一方面政府对企业有过度的保护,企业基本上不用担心会破产清盘。因为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最终会以两种方式给予很实际的帮助:要么给物资,要么给投资。
科尔奈认为,对企业来说,只要有“父爱主义”的存在,那就意味着企业有绝对的保护和安全,出了事有国家兜底,根本不用太担心。
具体来看,“父爱主义”深刻影响了企业多方面的行为模式:
- 第一,企业的生存,并不仅仅取决于销售收入是否总能补偿其购买各种生产投入品的成本。收入能补偿成本,有利润是好事;收入不能补偿成本,没有利润也不一定就是坏事,企业还得办下去。企业亏损太严重,就去申请补助。
- 第二,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也并不仅仅依赖于它是否能从内部的资金积累中,为投资技术研发筹措到资金。实在没钱搞技术研发,可以向上级申请投资立项,或者申请把某项国家开发专利投入到企业使用。
- 第三,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不用去适应外部市场价格。外部买卖价高的时候,不必非要调高价格;外部买卖价低的时候,也不一定非要调低价格。
- 第四,企业投资,也不是完全自担风险,很可能是和上级,甚至和国家分摊风险。因为投资不是自行筹措的,而是上级审批或安排下来的,当然也就不需要企业承担所有投资风险。
你看,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东欧国家企业的生存、生产和投资都有国家管着。这就是科尔奈所说的“父爱主义”,荣辱与共。
那么,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为什么会对企业采取这种看起来长久不了的“父爱主义”行为呢?
说到底,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并不是纯粹意义上需要通过市场竞争才能生存的经济组织。这些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
- 它们是计划经济的微观运营主体,需要有一定的效率
- 但它更是发展经济、容纳就业、维护稳定等多重功能的社会经济组织,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因此,它并不以企业效率,作为最重要的发展目标。
0x2:如何解决企业软预算约束的弊端?
那么,这种企业软预算约束会对整体经济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有没有办法解决企业的低效率和“父爱主义”的弊病呢?
科尔奈分析认为,企业低效率的最大影响,就是会造成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种原本就短缺的经济资源,进一步错配和扭曲,导致短缺问题更加突出,各方面为争夺有限资源而采取的行动更冒险。
比如,甲公司敢借1亿资金投资新项目,乙公司就敢借2亿资金,关键就看谁的项目价值更大,谁能说服上级主管部门,获得支持。但是,很可能这样的投资扩张并非真有效率。
分析到这里,虽然科尔奈没有点明,但你会明白这实际上和当时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企产权不明晰直接相关。如果没有“父爱主义”,这些企业显然无法生存下去。
那么,有没有办法不断降低国家对企业的“父爱主义”,让企业更多回归作为经济组织的本色呢?科尔奈的回应也是点到为止。
比如他说,
- 一要看一线管理者对企业的独立性是否有要求,是否对于过多接受国家的“父爱主义”感到羞辱。如果他们愿意更多依靠企业掌握的资源,去争取自强自立,那么企业内部改革的动力就有了。
- 二是看公众和高层领导,对一线管理者缺乏主动性的行为,是否经常表达不满。如果有足够的公众压力和上级压力,企业就有可能适度提高效率,争取自强自主,而不是什么都靠“父爱主义”托底。
说实话,这两点分析说得不够。真正的核心在于: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如果认识到“父爱主义”是导致企业预算松散软化、运营低效的直接原因,那么就必须从高层下决心,通过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坚决摒弃“父爱主义”。
因为企业预算松散软化的长期后果,必然导致企业囤积劳动力,以及投资饥渴。结果就是:计划经济体制更难维持,只能走到必须进行改革的地步。但真要改革,谈何容易?
0x3:总结
-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持续低效率,主要原因是企业面临的预算约束是软性的,而不是像市场经济下企业的预算约束是硬性的。
- 企业面临软预算约束,根源在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与企业之间的“父爱主义”,也就是国家对企业既管束又保护的双重关系。
- 要解决企业预算软化带来的多重负面影响,必须下决心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摒弃“父爱主义”。
七、思维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