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Type C,就不得不说USB的发展,USB中文全称为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为满足不同设备的使用分为Type A(电脑)、Type B,除了标准形态还有Micro和Mini型接口用于手机、平板等小尺寸设备。而USB的发展从1.0-2.0,3.0-最新的3.1接口,但种类过于庞杂,比如USB2.0和USB 3.0的Type A接口可以互用,而Micro和Mini接口则不能。
发展到USB 3.1标准后,随着消费需求的升级,如何让一根数据线可以满足绝大多数设备需求的问题成为众多用户强调的根本,在这样的环境下,USB-IF宣布推出Type C接口。这种接口避免了传统USB接口十个人九个人第一次都插错的尴尬。优点在于体积小巧,最高承载10Gbps的数据传输速度,可以承受100W的电力传输,还可用于视频传输。
而雷电3出现更为简单,USB-IF在定制雷电3过程中由Intel负责开发制定,而Type C同样由Intel、微软、惠普等厂商共同发起。在Type C接口推出后,Intel将雷电3物理接口由Mini DisplayPort(前两代均采用Mini DP接口)改为支持USB Type C,这样更加巩固了USB Type C接口的地位,雷电3也就随着出现。
雷电3和Type C二者关系
Type C属于接口规格,雷电3属于物理层上采用Type C接口,属于规范标准,与Type C并不冲突,如果要对比,应该是与USB 3.1/3.2接口做对比,因为雷电在Intel主导和研发过程中,带宽可达到40Gbps,相较USB 3.1的10Gbps差距高达4倍。之前因为接口限制等原因,并未在市面上广泛使用,但从雷电3开始,Intel将接口规格基于Type C物理层,并完全能够实现USB Type C的绝大多数功能,并且传输速率更高,可实现内容也就更丰富。
所以,雷电3采用的接口规格为Type C,所以同时支持USB3.1;但支持USB 3.1的Type C接口设备不一定支持雷电规范接口。目前,所有支持雷电3的接口旁都有一个雷电的“闪电”标志,方便区分。总的来说,在性能上雷电3是值得信赖的,在发展趋势上,雷电3随着市场占有率的提升,也会越来越多出现在我们日常的视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