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胜曾任英国渣打集团市场风险与流动性风险全球高级技术总监、工商银行总行海外特聘金融市场业务架构专家、美国房利美公司投资组合与风险管理资深开发经理、国内数家软件公司 CTO 等职位。拥有 20 多年软件开发与管理经验,其中 15 年着重于 FinTech 领域。
在大家眼中,康德胜是一个标准的学霸,他拥有浙江大学计算机硕士学位、美国马里兰大学金融 MBA、CFA(金融特许分析师)以及 FRM(金融风险经理)金融领域专业认证。在金融科技领域摸爬滚打多年,他在复杂金融产品交易等金融业务领域以及计算机语言等技术领域有较深的造诣。
从边学边写开始自己的编程生涯不过问及最初的梦想时,他笑称自己原本的梦想是制造机器人,“小时候经常看科幻小说,觉得机器人肯定很厉害,要统治未来世界”。
在上世纪 90 年代,制造机器人是一个特别超前的梦,康德胜即便选了一个与机器人相关的机械设计专业,在大学时期也没有机会去实践,这让他无法享受到学以致用的畅快。于是在大二那年,他借助自己在高中时期写 Basic 代码的基础,找到了一家软件初创公司,正式开始了自己的编程生涯。
虽然有一定的基础,但做一款软件并非易事,而且那会儿的软件公司并不像现在一样分工明确,有专门的产品、研发、设计、测试、运维等团队,基本上什么都要自己做。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每个程序员都是全栈工程师。
由于本科专业并不是计算机,再加上什么都得自己写,康德胜只能一边阅读大量的书籍,弥补自己在知识体系上的欠缺,一边看源码,了解程序背后的运行机制,有的时候还会把别人的产品拿过来做反编译,学习下别人做软件产品的思路和结构。就这么边学边写,花了好多功夫,他终于鼓捣出了自己的第一款软件产品,一个英语教育系统。
在康德胜看来,要想迅速提升自己的编程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自驱力,自己愿意主动去学习,愿意在未知的事情上面花功夫。比如,当时他为了做这款教育软件,特意在 DOS 平台下开发了一个支持中文的仿 Windows 平台,像窗口、按钮、菜单、下拉列表框、BMP 图形、汉字显示……连鼠标以及图形卡的驱动都是他自己用汇编语言,现学现做出来的。
为什么说脸皮越厚,能力越强?凭借着对技术的热爱以及强大的自驱力,康德胜毕业之后迅速成长,并带领团队开发了好几个软件产品。
2000 年的一天,他花了 50 块钱在杭州世贸中心听了一场讲座,台上是一个小个子、长相迥异的奇人,这个人叫马云,刚拿了孙正义的 2000 万美金。马云的演讲点燃了全会场的人,康德胜也是台下内心汹涌澎湃的观众之一。听完演讲,他对美国的互联网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好奇,于是便放弃了国内一家公司的 CTO 职位,前往美国重新开始了“码农”生涯。
对康德胜来说,写代码并不是难事,哪怕到了美国重新去应用一门新的编程语言,他也能快速学习和掌握。真正让他发愁的是语言上的挑战。过去在国内,他又要管团队,又要兼顾产品甚至是销售等工作,锻炼出了极强的沟通能力。但现在,磕磕巴巴的英语让他很难施展全部的拳脚,不能随意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即便自己能力再强,表达不清楚的话也很难得到别人的认可。
于是,他开始沉下心来,逼着自己提升英语沟通能力。有段时间,他每天都要噼里啪啦地说英语,后来竟慢慢地发现,语言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了。回顾那段经历的时候,康德胜感慨其中的关键是“脸皮要厚”,不断地去说。
比如,他在美国马里兰大学读金融 MBA 的时候,为了在学习的同时也能锻炼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课上经常踊跃发言。有一次他用英文问了老师一个问题,问完之后整个教室鸦雀无声,大家都听不懂他在说什么。这时他的脸刷一下就红了,非常尴尬,但还是逼着自己厚着脸皮,再去用英文解释一下自己到底说了什么。
在康德胜看来,“脸皮要厚”这四个字不仅适用于提升英语口语能力,就提升中文沟通能力而言也是一样的。对于想要提升沟通能力的技术人来说,“上一次台,你的脸皮厚一层,你的能力就强一层”。有些技术人不习惯在公开场合做演讲,即便鼓足勇气登一次台,发现自己特别紧张、效果不好,后续也不会再做分享了。但如果你愿意再逼自己一次两次三次,慢慢就会发现,公开演讲也不是什么难事。
“编程就是用最少的代码做最多的事”当康德胜的英语、业务专业以及技术都不成问题后,他又开始寻求新的挑战。2010 年,他回到国内,成为工商银行总行海外特聘金融市场业务架构专家,之后又担任英国渣打集团市场风险与流动性风险全球高级技术总监,目前担任众安保险 CTO。
在这些年的工作中,康德胜始终在和代码打交道,即便做到 CTO 岗位,他也没有脱离一线,还是会写代码、看代码。这些年的积累,也让他对编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学生时代,刚接触编程的时候,他觉得编程就是算法,就是通过计算机来解决问题。那个时候,他考虑的更多的是一些局部问题,是比较微观的一些东西。而现在,他考虑的更多的是宏观层面上的东西,比如在具体的算法之外,架构层面应该怎么做。
在他看来,很多时候并不是说代码写得越多就越好,相反,你的代码写得越少越好。“你用最少的代码做最多的事,其实对你设计上是要提很多要求的。比如你有 10 个业务需求,普遍的情况可能是需要你写 10 个程序,来实现这些需求。但如果你想好这些模块之间的关系,抽象出背后的逻辑之后,是可以通过 1 个程序,来实现这些需求的。”
康德胜认为,一个优秀的技术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并不会局限在某一个具体的问题上,而是把很多问题放在一起,运用抽象的能力找到本质问题,用精巧的代码就能解决多个复杂的难题。
给应届生的 4 个求职建议最后,康德胜也结合自己多年来的面试官经验,给广大技术专业应届生分享了 4 个求职建议:
要有自己的作品。 比如做个小 App、写个小程序等等。作品是展示你能力的最好的武器,在学生时代最好可以有几个拿得出手的作品。此外,也可以多参加一些技术大赛,通过一些证书证明自己的编程能力。 多去参加面试,多刷题。 你参加的面试越多,你就越能清晰地把自己了解的东西说出来,当你的面试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你会变得越来越自信。此外,你也可以多刷题,如果你在面试的时候做题速度特别快,面试官也是会对你刮目相看的。 提升自己的精神气质,表现要积极。 好的精神气质会给面试官良好的感受,对方也会对你多一些好感。 了解应聘公司的业务价值。 技术更多的还是要服务于业务,如果你在面试一家公司之前,能够对它的业务有更深的了解,不仅能帮助自己找到未来的发展方向,也会给面试官留下很好的印象。
今天关于康德胜的技术成长故事以及他对于编程的思考,就先聊到这里,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对你有所启发,给自己定个目标,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