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编程语言 > 其它开发 >

架构师日常(二)

来源:互联网 收集:自由互联 发布时间:2022-05-15
架构师日常(二) 组织级季度评审会,有点像组织级别上的敏捷回顾会议和计划会议的综合体,主要是从组织级别看看各个工作单位是否的有能打动客户的特点,有哪些做的好的需要继
架构师日常(二)

组织级季度评审会,有点像组织级别上的敏捷回顾会议和计划会议的综合体,主要是从组织级别看看各个工作单位是否的有能打动客户的特点,有哪些做的好的需要继续坚持做的地方,还有哪些部分需要改进,未来的改进计划是什么样子的。

这个会我们这边有两个架构师参加,另一位是水平远超高级架构师水准的。很多我们组织层面的技术基本都由他把握,怎么样能做到这种水平呢?就是跟进最新流行的技术趋势,那么下面我列一些资源,是架构师应该经常去了解和学习一下的:

  • ThoughtWorks,基本上一个季度或半年出一期技术雷达(Technology Radar)从技术、平台、语言和框架、工具四个方面介绍最新的流行趋势。经常有一些评分很高或在国外已经应用国内还不知道的技术产品在每期的列表中,有的来自于GitHub排行榜,有的来自于各大论坛网站的新潮技术,总之如果你想保持自己的技术先进性,这个技术雷达是不能错过的,最新一期就是第26期,提出了SBOM软件物料清单的概念。

  • Gartner技术趋势和魔力象限,如果你想找到一些平台或软件的替代品,如果你想评价两个相同行业的软件或服务供应商,一定先看看Gartner的魔力象限,从多维度对企业和产品进行了深入比较。还有每年出的十大或者十二大战略性技术趋势,都是全球大厂的技术风向标。

  • AWS、Azure、GCP、Alibaba等各大运厂商的架构中心(Architecture Center),各大云厂商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也是牟足了劲,经常在架构中心网站放大招,比如直接出个白皮书指导你如何上云、如何实现微服务或云原生服务,为了让你用明白他的产品和服务,先要给你讲明白架构和相关的体系,为了让你用明白其它软件如Oracle的产品,它会把如何优化如何架构如何测试如何开发等讲得明明白白,所以这些白皮书可以说都是资深架构师的心血结晶,绝对值得一读。

  • 另外还有一些大师的网站,比如作为GoF(Gang of Four)之一并任职ThoughtWorks首席科学家的Martin Fowler。还有研究C4 Model架构模型的Simon,都是大师级的架构师,他们的文章都引领着架构界的潮流。

  • 技术博客类或门户类网站,如CDDN、MSDN、自由互联等。

有的时候我们经常提到两种技术界比较崇拜的称呼,一个是架构师,一个是技术布道师。尤其是在成长性组织中,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一个好的组织一直在学习如何变得更好,如何提供更好的服务、如何提供更好的软件交付,如何把DevXXXOps等做得更好。这里架构师和技术布道师做的都是从0到1的工作,其它的开发人员和技术人员则是实现从1到N。

这里我们可以讨论一下认知的三个层次:

  • 你知道你知道的
  • 你知道你不知道的
  • 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的

这是一个认知的三角形体系,最上面较小的部分是你知道你知道的,这部分很好理解,因为你都清楚明白,是你通过后天学习已经掌握或者通过你的认知能力已经可以做清楚的判断和掌握的东西。如果你用过三到五年以上,你可以说是这方面的专家(但也要看你掌握这个知识的深度)可以成为Expert,而如果是更少的时间和更浅的认识你只能说你Capable。

在这个三角形的中间部分,这部分要比顶端部分大很多,是你知道你不知道的。很多做.NET的同学天天听Sprint Boot,做AWS的同学天天听到Google的BigQuery,但是很多都是之问其名不见其物,没做过没实践过,仅仅是知道而已,我们称为Familiar。

最后是最大的一部分,这部分厉害了,同学们听好:叫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的。都有什么呢,举个例子,你的大脑用了20%不到,那另外80%多干什么去了?现在科学家还没研究明白。那么你可能听过大数据,但没听过什么是数据发现,什么是数据编织,什么叫给数据打标签。那么当这些知识来到你面前,你是一无所知的状态。

那架构师的部分是做什么呢?大部分时候是让你在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做得更好,第三部分能有所收获。

技术布道师呢?经常干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让你把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向上往第一部分或第二部分做知识转化。其实知识经济时代,大家已经有体会,比如哪些花钱的线上课程或者科普知识的抖音往往都会给我们新知刷新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让我们的认知上到一个新的层次。这也就是为什么类似的线上学习类应用,包括知乎等等如今被人推崇的原因,因为你想了解什么就可以去科普一下。

说个最近我生活中遇到的例子,我个人爱好滑雪,几年前就听说过陆地冲浪板这个东西,不过前几年无论场地还是技术都很不成熟。但最近发现身边很多滑雪的朋友开始玩陆地冲浪板,我作为一个户外玩家或者说是爱好者也对其感兴趣,但我肯定不会被销售商误导。就开始做功课,首先是上淘宝看一下产品的价格区间,做一个比较,然后去知乎了解一下陆地冲浪板选购的参数以及品牌之间的对比,结果发现国内玩的人有不少了,不过对详细的评比没什么概念,销售商也是牟利为目的引进国外知名滑板以图高利润,而国内滑板爱好者就走向两极,要么是买最贵的国外品牌滑板,要么是买国内便宜的平替滑板。国内信息不够我开始向国外的网站做调查,通过国外的评比视频教学视频逐渐掌握了一些注意事项,还有身高体重与板型及长短的参数,就此,我写了一篇专业一点儿的文章通过微信群分享给我了我身边要选购滑板的朋友,就此获得了一个“专业玩家”的美名,但是我还一次陆地冲浪板没有碰过。

上一篇:使用ABP SignalR重构消息服务(二)
下一篇:没有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