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编程语言 > 其它开发 >

Mysql_范式入门

来源:互联网 收集:自由互联 发布时间:2022-05-30
MySQL三大范式 为什么需要数据规范化 信息重复 更新异常 插入异常 无法正常显示信息 删除异常 丢失有效的信息 设计关系型数据库时,遵从不同的规范要求,设计出合理的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三大范式

  为什么需要数据规范化

  • 信息重复
  • 更新异常
  • 插入异常
  • 无法正常显示信息
  • 删除异常
  • 丢失有效的信息

  设计关系型数据库时,遵从不同的规范要求,设计出合理的关系型数据库,这些不同的规范要求被称为不同的范式,各种范式呈递次规范,越高的范式数据库冗余越小。

  目前关系型数据库有六种范式: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第三范式(3NF)、巴斯-科德范式(BCNF)、第四范式(4NF)和第五范式(5NF,又称完美范式)。一般来说,数据库只需要满足第三范式就行了。

  第一范式:保证每列的原子性

      第一范式是最基本的范式。如果数据库表中的所有字段值都是不可分解的原子值,就说明该数据库表满足了第一范式。第一范式的合理遵循需要根据系统的实际需求来定。比如下面的表中“用户信息”这一字段就可拆分为,姓名,电话,这样设计才算满足了数据库的第一范式

 

 

  第二范式:确保表中的每列都和主键相关

第二范式在第一范式的基础之上更进一层。第二范式需要确保数据库表中的每一列都和主键相关,而不能只与主键的某一部分相关(主要针对联合主键而言)。也就是说在一个数据库表中,一个表中只能保存一种数据,不可以把多种数据保存在同一张数据库表中。

 

 

上表满足第一范式,即每个字段不可再分,但是这张表设计得并不好,或者说,这张表的设计并不满足第二范式。因为这张表里面描述了两件事情:学生信息、课程信息,"学分"完全依赖于"课程名称"、"姓名"与"年龄"完全依赖于"学号"。

这么做的后果是:

1、数据冗余:同一门课程由n个学生选修,"学分"重复n-1次;同一个学生选修了m门课程,姓名和年龄重复m-1次

2、更新异常:若调整了某门课程的学分,数据表中所有行的"学分"值都需要更新,否则会出现同一门课程学分不同的情况

3、插入异常:假设要开一门新课程,暂时没有人选修,那么由于没有"学号"关键字,"课程"与"学分"也无法记录入数据库

4、删除异常:假设一批学生已经完成课程的选修,这些选修记录就应该从数据库表中删除。但是,与此同时,"课程"和"学分"也被删除了,显然,这最终可能会导致插入异常

所以,此表的结构必须修改,修改后如下:

 

 

 

 

 

增加了表,将学生信息与课程信息通过一张中间表关联,很好地解决了上面的几个问题,这就是第二范式的中心----保证一张表只讲一件事情。

  第三范式:保证每列都和主键直接相关

  满足第三范式,必须先满足第二范式。简而言之,第三范式要求一个数据库表中不包含已在其它表中已包含的非主键字段。就是说,表的信息,如果能够被推导出来,就不应该单独的设计一个字段来存放(能尽量外键join就用外键join)。

  即满足第二范式前提,如果某一属性依赖于其他非主键属性,而其他非主键属性又依赖于主键,那么这个属性就是间接依赖于主键,这被称作传递依赖于主属性。 所谓传递函数依赖指的是如果存在"A-->B-->C"的决定关系,则C传递函数依赖于A。也就是说表中的字段和主键直接对应不依靠其他中间字段,说白了就是,决定某字段值的必须是主键。

  比如一个数据库表结构中有字段:“学号,姓名,年龄,学院,学院电话,学院地点” 。

可以看出,"姓名"、"年龄"、"学院"和主键"学号"直接关联,但是"学院地点"、"学院电话"却不直接和主键"学号"相关联,和"学院电话"直接相关联的是"学院",如果表结构这么设计,同样会造成和第二范式一样的数据冗余、更新异常、插入异常、删除异常的问题。

  我们应该修改为:学院表:“学院,学院地点,学院电话”   

          学生表:“学号,姓名,年龄,学院”

通过学院作为外键关联两个表。

上一篇:MIT6.S081-Lab4 Traps
下一篇:没有了
网友评论